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 司隸校尉) 官名。 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 始置, 持节, 率"中都官(京师诸官)徒"一千二人, 捕巫蛊, 察视重大非法活动。 司隶者, "以掌徒隶而巡察"之意, 说见《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 校尉为部队长。 按武帝所置, 系临时差遣, 委以军职。 而以徒隶杂凑成军。 后罢其所统之兵, 改为正式官员纠察京师及附近地区, 职似各州刺史, 元帝时去其所持之节。 成帝时省。 哀帝复置。 东汉在朝会时与尚书令、 御史中丞各有专席, 时称"三独坐"。 在京师及附近地区, 三公以下, 无所不纠。 魏、 晋沿置, 称所辖区为司州, 实际成为后世的京兆尹(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 东晋、 南朝都城在建康, 扬州刺史相当于汉、 魏的司隶校尉, 故省, 北魏道武帝建国之初曾设置, 后常置否不详。 孝文帝置司州刺史, 遂废。
* * *
(司隸校尉, 司隶校尉) 官名。 漢武帝征和四年(前89), 始置, 持節, 率"中都官(京師諸官)徒"一千二人, 捕巫蠱, 察視重大非法活動。 司隸者, "以掌徒隸而巡察"之意, 說見《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 校尉為部隊長。 按武帝所置, 系臨時差遣, 委以軍職。 而以徒隸雜湊成軍。 後罷其所統之兵, 改為正式官員糾察京師及附近地區, 職似各州刺史, 元帝時去其所持之節。 成帝時省。 哀帝複置。 東漢在朝會時與尚書令、 禦史中丞各有專席, 時稱"三獨坐"。 在京師及附近地區, 三公以下, 無所不糾。 魏、 晉沿置, 稱所轄區為司州, 實際成為後世的京兆尹(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 東晉、 南朝都城在建康, 揚州刺史相當於漢、 魏的司隸校尉, 故省, 北魏道武帝建國之初曾設置, 後常置否不詳。 孝文帝置司州刺史, 遂廢。

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2013.

Игры ⚽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

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

Direct link
Do a right-click on the link above
and select “Copy Link”